顶点小说网 > 大明万胜崇祯帝 > 第二章 日月昭昭,佑我大明!

第二章 日月昭昭,佑我大明!

小说:大明万胜崇祯帝作者:八九先生字数:5123更新时间 : 2021-04-12 01:18:00
一夜未睡,朱由检心思回神,操劳一夜,终于是将一地奏折都逐个批复了,难以想象,天启帝一死,对边镇和民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,需要皇帝亲自批复的奏折来自五湖四海,南京也有许多大臣向朝廷递交地方商税、矿税的票拟,这些税银一直都是魏忠贤在收。

        殿内烛光一夜没熄灭,朱由检抬起头,才见到依旧站在殿内的几个大汉将军,才发现这些锦衣卫精锐,竟然个个身姿笔挺,威武不凡的立着,他们站了一夜了,朱由检坐了多长时间,他们便一言不发的立了多少时辰!

        皇帝刚刚起身走出来,那几个有些困乏的大汉将军反应过来,连忙半跪在地,垂下脑袋。

        一道人影从门外走来,见到守卫在乾清宫外的几十位大汉将军,寻个大汉将军问道:“圣上可安睡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殿内的火烛终于熄了,王承恩瞅见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个大汉将军拱手道:“禀王大监,殿内方才烛光还未熄,还有翻动书页声响,怕是陛下刚刚才歇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点头,见到一众大汉将军都尽忠职守的护卫在乾清宫四周,对着那大汉将军道:“用心看好殿外,皇爷安危重在社稷,到时候少不了尔等的赏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请大监放心,乾清宫里里外外都是卑职的人,定护得了陛下安全。”那大汉将军言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门突然被人拉开,众人连忙看去,居然是崇祯皇帝,数十大汉将军与一众太监黄门连忙跪拜在地上大呼:“臣(奴婢)叩拜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深吸一口气,大步向前走了一步,王承恩连忙上前就要搭手,却被朱由检摆手挥开,面色苍白一些,毕竟天凉了,他却是问道:“可是到了上朝的时辰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张张嘴,只是恭敬道:“诸臣公尚在太和门外等候,皇爷还是先用了膳食,再去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大手一挥,大步向前走去,口中大声念道:“时不我待,怎可误了家国大事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连忙想要拦下皇帝,可是皇帝步伐迅疾,动作如风,他追不上,只有口中高呼,想要去叫龙辇,可那些抬辇轿的黄门哪里赶得上空手而行的朱由检,王承恩无奈,只有和众人匆匆赶上皇帝步伐。

        崇祯帝上朝格外早,不过已然天色大亮,随着到场的大汉将军洪亮的声音传彻四处,百官才纷纷聚拢到太和门外,整理衣冠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人匆匆而来,身上满是潮汗,累得气喘,看眼百官中,却是有黄立极与一干阉党,那人冷哼一声,心中暗道,如今信王登基称帝,阉党的好日子总算是要到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信王可不是大行皇帝,他自小就深受圣人之学,清流名家之熏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宰辅大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阉党中有人提醒了一句,黄立极这才慢悠悠的睁开眼睛,一副没睡醒的模样,第一个握着手中御板,在一众东林大佬的眼中,大步跨过门槛,领着朝臣们走入殿内。

        诸臣落定位置,这才发现,今日在大殿之左右,皆立满了身形高大威武的大汉将军,以往其实也有布置大汉将军护佑皇帝威仪,却也远没有这么多人,他们腰间别着的一柄柄绣春刀,身着锦袍红装,威风凛凛!

        魏忠贤是最晚到的,身后还跟了一批阉党官僚,东林党大佬们无不正色,如今阉党在朝中依然势大,便是已经渗透到大明许多基层地方的东林党,也只有避其锋芒,免得被魏阉抓到把柄,抄家灭族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一夜未睡,魏忠贤是真的睡不着,头冠底下的伤疤包扎的很好,不叫外人瞧出半点不同,他担心受怕了一夜,连夜调遣了几个得力的手下,亲自调派锦衣卫与东厂番子一同前往,还不放心,三令五申,又让许显纯加派精锐,按照诏令所说的:选调身材高大壮硕锦衣卫,着大汉将军之新装,拣精炼兵器及火铳,每路百人,皆持大明玄鸟旗。

        紧忙抽调锦衣卫中尚武高大威武者一千三百多人,许显纯拣选京营堪用的玄鸟旗与兵刃,最后忙活了一夜,直到方才,才一拨拨的缇骑从营中出发。

        魏忠贤抬眼,却见到一脸苍白的崇祯帝,嘀咕一声,莫非皇帝也一夜未睡?

        “天命昭昭,臣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说是百官,却根本没有那么多,却也有个五十多大臣,一时间山呼海啸,呼号皇恩,朱由检疲乏了一夜,如今却依旧露出一副皇帝威仪来,这个十六岁的少年,如今执掌天下,灵魂却是来自后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众卿平身!”

        百官们纷纷起身,有人蠢蠢欲动,就要站出来请奏,皇帝却率先开口说话,朱由检重声道:“朕新领朝局,当施恩于天下,即开放内帤,拨百万两银子,以充裕国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户部尚书一听皇帝要从内帤拨款百万两银子入国库,顿时喜形于色,一直以来,大明皇帝的内帤便是历任户部尚书最疑惑的地方,向来由内宫大监们替皇帝看守,容不得外人查探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每次国库空虚,问大明皇帝讨要银子时,内帤也仿佛是抽不干的银河,挤一挤,总归会有的,万历皇帝打的万历三大征,花了内帤一千一百多万两银子,依旧充裕的很,堪称恐怖。

        户部尚书连忙伏倒在地,山呼万岁,崇祯帝只是看了他一眼,并未多说什么,百万两银子看似不少,实则杯水车薪,据他所知道的,大明后来对后金的战事,花了数千万两,最后四处爆发大乱,乱到最后,连国朝社稷都彻底沦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朕即颁布天子继位第一诏:即日起,免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河北五年赋税,免徭役三年,有明一朝,取缔大明诸省之人丁税、口算之赋,滋生人丁,朕以为天下百姓勉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朝野百官又是一愣,互相对视,黄立极也不自觉的头皮发麻,心跳加速。

        免了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的五年赋税,不是赋,而是税!没了四个大省的赋税,这大明朝廷的财政今年定然又是个大灾年了,就是刚刚还山呼万岁的户部尚书也是愣住了,皇帝这是刚刚往他嘴里丢了颗甜枣,立马一拳头砸烂了他手中的果篮啊!

        这人丁税,虽然占的国库收入并不高,可是每年也能得个三四十万的银收,这笔钱都给断了,又要寻其他开源的法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还没完!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五指抓紧了龙椅,身子沉下来,声音洪亮:“朕前几日苦思冥想,如今之大明,天下士子无不以清流自居,以东林为圣门,为何背地却私吞国税?有范氏等晋商更是勾结建奴,兼并百姓土地不知多少,引得民不聊生,民怨四起!昨夜见了魏大伴,这才终于明白了,原来是朝廷对你们这些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太过优待了!竟然将一群爬虫,养成了地方巨寇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东林党中不少文臣已经战战兢兢,朱由检怎么会知道?分明已经把持住了他周围的那些个官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突然众人一起看向了魏忠贤,魏忠贤此刻也是头皮发麻,这么多东林大佬的目光一时刻都扫了过来,便是他手段通天,手下阉党个个势力庞大,此刻也是面色苍白,不敢与那些人对视。

        倒是阉党的其他人个个趾高气扬,现在皇帝将矛头对准了他们的死对头,阉党之臣心中大喜,左都御史崔呈秀更是大喜,连忙握着御坂站出来说道:“禀陛下!臣崔呈秀,请陛下下旨彻查天下所有东林书院贪污腐化之举,抄其家灭其九族,以充国资!”

        崇祯帝扭过头来,这崔呈秀瞧着一副精练的模样,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脸,却是个实实在在的阉党!

        那些个文人大臣无不对崔呈秀恨的咬牙切齿,皇帝若是真听了他的,彻查东林党的贪污案子,恐怕事情就真没法了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朱由检,他自然是知道,对付东林党最好的刀子,便是魏忠贤这一众阉党。如今还不是魏忠贤死后的崇祯十六年,而是天启七年!皇太极领着后金建奴在袁崇焕手下刚刚碰壁,宁锦大捷之下,江南还不敢在阉党面前真正的表现,断我北方漕粮?是欺许显纯腰上的绣春刀不锋利吗?

        至于江南大乱?恐怕这个时候,整个大明始终安定的,也只有江南诸省了吧?老百姓们也最多在士绅的逼迫下,闹腾一下罢了,这年头能活下去,谁又愿意造反呢?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心中算定主意,扫了一眼在一边几乎要围成一圈的东林党大佬,冷笑一声,除掉这些东林党的贪官,之前所说的内帤交由国库的四百万两银子,不一样能抄回来吗?

        “魏大伴上前听旨!”

        魏忠贤一个激灵,连忙走出人群,在大殿上跪伏在地上,山呼:“老奴魏忠贤,叩拜吾皇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很满意魏忠贤此刻的顺服,也许阉党中人不明白魏忠贤的顺服,可是魏忠贤自己倒是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,阉党依靠的是自己,自己则是依靠皇帝的圣眷,皇权越强盛,则阉党不熄,皇权旁落,东林党又何必要与这些毫无影响力的阉宦计较呢?

        “东林书院虽俱被拆毁,却未能尽数拔除、抄家。令东厂、锦衣卫,番子尽出,厂卫三月之内彻查江南之东林党,士子打没功名,田地收入国产,抄家入狱。晋商范永斗、靳良玉等八大晋商勾结建奴,证据确凿,灭三族!首恶押送进京,所抄家之人抄录名字,与所抄银两俱一一奏报,不得有误!”崇祯帝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锦衣卫李若链,忠君爱国,调任锦衣卫指挥使之职!八大晋商案子由东厂锦衣卫合同查录,贪污者斩!”

        田尔耕正在殿上老神在在,他本就是阉党一系,刚刚听到阉党要去江南查东林党,还有范家等晋商,也是多听了两句,没想到自己眨眼从提督锦衣卫的指挥使大人,立刻被打灭了威风,李若链升任指挥使!

        魏忠贤也没料到自己手底下的田尔耕居然没了圣眷,他张张嘴正要为田尔耕多说两句好话,可是抬头却见到崇祯帝正一脸冰寒的盯着自己,不由得心底一凉,愣是没讲半句话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奴魏忠贤遵旨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点点头直起腰才发觉自己肚子饿了,也是,一日没有进食,还好边上的王承恩看懂了自己的意思,上前来扶他一把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粗喘了一口气,王承恩连忙喊道:“百官退朝!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搀扶着皇帝走下台阶,一众百官,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,都规规矩矩的在大汉将军的注视下山呼:“臣恭送陛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皇帝的膳食比起百姓群臣,自然是要好太多,朱由检刚刚继位,也没有勒令宫中裁减吃穿用度,所以目前的吃食依旧是遵照天启时宫廷旧例,每一道菜肴皆是世间珍馐,还一直有黄门热着,此刻端上,朱由检不顾形象的吃起来,光是桌上的肉荤,便有三十道,吃完便坐在椅子上睡熟了,一夜未睡,朱由检很是乏力,再醒时,已是天色泛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时辰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边上有朱由检特意吩咐的大汉将军在,名王左禄的部官,王左禄听见皇帝叫唤,连忙躬身道:“启禀陛下,如今也是申时了,陛下可还要歇息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晕晕乎乎的在王左禄的搀扶下起身,他挥挥袖子说道:“派些人,去京营,给朕寻两个人,一个姓黄,叫黄得功,还有一个叫周遇吉,若有重名,一起入宫见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左禄眼睛上挑,不敢直视皇帝:“末将遵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帝这些日子不但性格大变,王左禄也不见有人报于皇帝什么人名,他欠着身出去,摆摆手,唤来四人,吩咐一番,强调性命,随后让他们去京营寻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也没有耽搁时辰,如今的大明,内忧外患,他心里明白,他颁布的这些御令此刻虽然还算有效,毕竟还有阉党。

        八大晋商,可谓是大明亡国之首恶,数次大战,晋商与努尔哈赤、皇太极暗通款曲,以为内应,大军出征屡战屡败,可一旦彻底剪除八大晋商,势必会引来皇太极的紧张,绝晋商便等同于断了后金的粮食和兵器供养,最重要的便是粮食!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记得,应该是在崇祯元年,从元开始的小冰河期便变得愈发严重,尤其是陕西、河南等地,由于气候变化剧烈,大明朝的地方村镇几乎处处都是十室九空。甚至连一向气候适宜、士族富裕的江南也有波及,这样的大难来临,辽东半岛也绝对好不到哪儿去,若不是抢劫蒙古和朝鲜,再有晋商暗中输送粮食,皇太极早已不攻自破!

        “昭昭天命,佑我大明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场大灾难同样也间接导致了崇祯朝的灭亡,朱由检想到这,眉头再次皱起,口中低喃一声,一边走着一边唤来一个大汉将军,令他去寻王承恩。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到时,朱由检人已经在了工部,皇帝亲临,所有的匠人、官员都伏拜在地上山呼万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平身吧。”朱由检没有心思接受这些人的跪礼,摆摆手说道:“朕来瞧瞧,给朕军士们用的兵械,还要多久才可完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兼任工部尚书的吴淳夫匆匆赶到,见到一同到的王承恩,不由得凑上来问道:“大监,陛下到工部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也是一头雾水,不过想到皇帝刚刚下的那道旨意和从内帤调出来的银子,说道:“恐怕是为了兵械之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兵械?吴淳夫一愣,随即连忙道:“兵械筹备,所需银两、料佐皆无,陛下的旨意还提到要补足棉衣布甲,铁甲的铁料又颇费,这差事难办呢大监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并没有说话,只是摇摇头道:“且先进去,见过陛下,旁的稍下再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二人带着跟从刚刚进匠事房,便见到匠人们皆驻足在一块,而朱由检,正亲自动手,在一块烧红的铁板上砸,手中的锤子每一次锤下,都能见到四射的火星,火星落到红衣龙袍上,烧出几个细微的破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与吴淳夫异口同声,大叫着就要上去阻拦皇帝,朱由检皱着眉头重声道:“给朕站住!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个大汉将军很是听令,拦下了王承恩与吴淳夫,看着朱由检继续砸那烧红铁块。

        底下的凹板都被砸的发红,因为和烧铁贴合的太紧密了,连厚实的木托都变得焦黑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终于知道,为何明朝火器到了崇祯朝质量变得这么差了,瞧见这些卖力气的匠人,个个骨瘦如柴,这种需要卖力气的活,匠人若都是这样,造出来的兵器又哪里会有好的质量?

        不行!万万不行!得给这些匠人们吃饱饭,否则哪儿来的好兵器?

        他已经没有时间了!朱由检又是一锤砸在铁棍上,力道用的很足,分明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天子,使得力道却格外实在,每一锤都砸的恰到好处,边上的几个铁匠啧啧称奇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大明朝的皇帝可真是奇怪,有当乞丐的,抢亲侄子皇位的,有御驾亲征被俘的,还有当道士的,前朝天启皇帝还是个木匠,如今的朱由检竟然是个铁匠皇帝!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qg99.cc。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:m.bqg99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