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经伦论修订本 > 第十六章、不能在轨道峰值点上定“天理”

第十六章、不能在轨道峰值点上定“天理”

小说:经伦论修订本作者:山高知寒戈云字数:3969更新时间 : 2021-02-03 10:42:00
第十六章、不能在轨道峰值点上定“天理”

在这部书中为什么要重复的提到黑格尔,这是因为黑格尔的思想最大程度上左右了现代西方哲学,影响着现代西方国家的上层建筑和政治路线,虽然他被尊为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,但事实上他把西方客观唯心主义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,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思想,为近现代西方政治、人文和宗教点亮了一盏更高更亮的明灯。

黑格尔的思想很接地气,很切实际,虽然生涩难懂。在现实面前,当一个人遇到现实问题时,你用什么心态看待问题这个非常重要,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接受问题,直接影响到你用什么方式处理问题。如果你以接受现实存在的心态接受问题,你就会认为,事物发展到某时某刻必然有此正当合理的存在原因,然后你就会用正当合理的心态去处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,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缺陷,用平静的心态化解矛盾,把事情办好,达成各方满意的结果。

在政治层面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是世界的本原,把国家意志建立在绝对精神层面。认为国家概念并非物质存在的国家概念,国家不是高楼广厦组成的国家,而是以主观意志、个人利益结合的形式,以人民至高无上的意志和道德伦理精神为基础,把整个民族凝聚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的形式,而建塑的国家。国家是在人民绝对意志下建塑的绝对精神高塔,是全体人民精神的寄宿之所。简言之,国家是自由意志和主观意图结合的绝对的和最终的目的,是实现主观意图运动、发展和活动的终端至高点。国家以绝对精神存在,虽然由无数个民族、家庭、个人以自由、自我、群众、群体形式结合存在,但国家绝对高于民族、家庭、社会和个体,以决定权力和利益的现实存在为前提,来决定政治、人文和宗教的方向,是人类集约生活的最高形式。

黑格尔还认为在国家之内没有绝对自由和绝对自我,加入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要在立宪政治制度下,合乎理性的生存,但他反对专制和民族分裂,渴望政治上的现实统一。

黑格尔为西方国家的国家基调奠定了基石。

黑格尔的思想含有孔子天人合一,天下大同思想,虽然他的思想并不被当代持《易经》思想的人看重,事实上黑格尔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。关于国家概念,黑格尔切合实际理解国家存在不完善的实际困难,但是他认为忠顺国家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必须义务,包括生命、运动和活动。

这一点非常吻合孔子的国家仁义道德思想。不一样的是黑格尔认同国家存在不完善的实际困难,政治有缺陷性,但是可以改革完善,而孔子不认同皇帝存在缺陷和不足。他认为天定人伦,皇帝是上帝派驻人间的完美产物,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下民的行动标准,包括生命、运动和活动。他认定国家之内的一切权力和利益皆归皇帝所有,人民必须无条件忠顺皇帝。你生是下人,你活该是下人;他生是贵族,他就应享受贵人待遇。“顺天理、合法度、尽人情、灭人欲”是儒家子弟从《易经》中学到的绝对精神。

在客观唯心主义领域黑格尔说:精神、意志“要考虑到两个基本元素:第一,自由的意志是绝对的和最终的目的;第二,实现的方法,也就是说知识和意识的主观方面,包括生命、运动和活动。”这是对人类整体意志,也是对国家意志和个人意志、私人空间的最终解释。也是对公权和私权两权存在正题和反题的最终诠释。也就是说在理论上“自由的意志和实现的方法”并肩存在,而人类智慧的“自由意志和实现方法”决定主观意识,并左右人类的生命、运动和活动。

说起来生涩难懂,其实黑格尔哲学精神就是一个意思:现实的就是合理的,合理的就是现实的。现实的一切存在都是受人类精神支配,引导和控制而达成的现实状态。万状皆合理,绝对是精神!

但持《易经》思想的人缺乏这种心态,常常以抱怨的心态看问题,对于不能达到自己满意的事情,要么报以怨恨、仇视的心态,对怼或对抗,要么就是以逆来顺受的思想被动的忍让和接受。但事实是内心深处并不平衡,不去接受。一旦有一天遇到合适的外部条件,持《易经》思想者内心的小宇宙就可以在一瞬间暴发,这种压抑的心态一旦被激发,带给社会的往往是灾难,有时候是群发事件。虽然《易经》有“先王以明罚敕法”思想,但仍阻挡不了对怼、对抗心态。

黑格尔的法治思想也很接地气,他认为公民有必要了解国家宪法,因为宪法是保障每一个公民自我权利的国家责任和国家义务。宪法对人民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落实到实处的权利。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,只有保障了每一个人的权益,宪法才具有价值,才具备现实意义。

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个体,不具备群体性。法律保护每一个人的尊严,同样每个人又是遵纪守法的个体,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的存在于法律之外,国家之外。

黑格尔的思想涉及到的问题很普遍,也很直观。同时也客观的表述了每个人都应该正确的认识实现与存在,存在与理性,理性与人伦的关系。

他的思想有必要贯彻到每一个人心中去,因为就一个人而言,你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宪法赋予自己的一切权利,同样你又是国家权力与宪法之下的一个个体,一份子,你不可能独立存在于现实之外而自我生存。你有了这种认识就必然会知道自己的责任与义务,会清楚自己在宪法赋予的权利义务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。

责任是对等行为,义务是自愿行为。在责任面前国家与个体都必须保持对等互利的准则,在义务面前国家与个体又必须保持自觉遵守、并履行各自义务的职责。也就是说在国家保障个体公民权利的前提下,个体对等的必须尽到作为一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。

人人都应该有一种认识现实的思想,既然上天安排我来到这个世界上,父母给予我生命的存在,我是“有”的存在,并经历风风雨雨的人生,而我生存的国家保障我做人的权利,宪法又赋予我与他人互利的权利;我的家人给予我亲情与关爱,那么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合理的,正当的,我就要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,用最大的智慧,最佳的手段经历这风风雨雨的人生。

同样道理,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,这世界就是已经存在的现实存在。它的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,并不是因为在有我之前这世界不存在,或是在有我之后这世界才存在。那么,如果我对已经现实存在的现实持有不同意见,我不能去抱怨它,或不接受它,因为我之前这世界已经存在,如果我认为这世界,这现实存在的现实不尽人意,我可以去改造它,让这世界更加完善,让这现实存在的现实更加完美。

父母给了我生命,我的肉体是已经“有”的存在,我的灵魂也是已经“有”的存在,那么,“我”就没有什么是虚无的。如果父母有缺陷不能满足我“有”的存在的现实,那这也是现实存在的正当合理存在,我为什么要抱怨父母把我带到这个已经现实存在的世界呢?

既然国家给予我生存的环境,宪法赋予我自我的权利,我的肉体和灵魂已经成为“有”的存在,并且在有我之前这世界已经存在,那么在有我之后我为什么不接受现实存在呢?如今国家意志赋予我自由、自我、安全、尊严、利益等等权利,那么在国家意志之下,我就必须尽到作为一名公民的一切责任与义务。

我可以不信神的保佑,因为神是“虚无”的表述,本身这个世界就是“有”的现实存在的世界,我为什么要抛开“有”的现实存在,而去关注“虚无”的空洞世界呢?宪法给予我实实在在的保障,我为什么不信赖宪法,而寄希望于“虚无”的空洞的神呢?如果上天,父母,国家没有给予我想要的一切,这难道不是正当合理的吗?

既然国家赋予我自由、自我、安全、尊严、利益等等权利,我为什么不忠顺国家意志,而对怼、对抗国家意图呢?

如果我感觉这个世界对我不公平,我首先要认识到在我来之前这世界就已经现实存在,既然这世界存在,就有其正当性、合理性。如我感觉不满意,我首先应该接受现实存在,然后去改造它,改变现在存在,让现实存在更正当,更合理,更加符合自己的意愿。而不是抱怨,也不是反对,更不是反抗、对怼、抗拒现实存在。

很多人普遍认识不到这一点,在持《易经》文化的人中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思想,也有皇帝轮流坐的思想。但持《易经》文化者并没有现实存在就是正当合理思想,只有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混同思想。持《易经》文化者不认为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正当的,在持《易经》文化的人心中永远有一种不服从实现存在的思想,或顺应实现存在的思想,不正就反思想。

这种思想来自于《易经》文化中的“三变”思想,认为事物的现实存在是既定的,任何事物都有既定的发展轨道,只要在既定的发展轨道上找到轨道运行峰值点,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,实现既定的事实,以达到完美的结果。

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。他以坚强的意志,不懈的精神北伐曹魏。他就是以主观的现实,去践行失败的客观现实的最好范例。因为他寻找的轨道峰值点是扭曲的峰值点,不现实的峰值点。在这个缺陷峰值点上找完美,必然是失败的后果。因为你测算的峰值点本身就不完美。又比如一看到嫌疑人就联想他为什么会去犯罪,并用“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”  来量刑,以坦白事物内部存在的情节,来量刑对应事件的不同程度。

《易经》文化中的“三变”思想,不是面对现实,不是以现实对应现实,而是一看到现实问题便联想到事物内部存在的问题,并测算事物内部的轨道运动峰值点,在峰值点上找得失,找优劣。这样做必然会得到一个不切实际的结果,让优秀的更优秀,劣质的更劣质。人为设置特殊性,产生特权阶级思想。并且人为埋葬普通性,让普通民众无法沐浴公正公平的阳光。比如“学而优则仕”。

所以你会看到持《易经》文化的人看问题首先考虑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性,在生命、运动和活动轨道上寻找峰值点,并主观臆断铁定这是“天理”。不讲事物本身就是合理的“有”的存在这一现实,直接联想物质的内部存在,寻找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。在一条轨道上寻找轨道峰值点,并设定这个峰值点是“天理”,认定“穷天理,明人伦,讲圣言、通世故,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、一器用之间”思想,这就必然产生联想,产生不切实际的“上下为仁”的仁义道德。人为设置上下级差异,产生特权意识,设置特性物态。为“顺天理、合法度、尽人情、灭人欲”的天命论思想创造理论根基,也为顺应天理和逆来顺受思想寻找理论依据。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qg99.cc。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:m.bqg99.cc